五、 |
臺灣小說與評論 |
§ |
張大春
|
|
|
• |
張大春,《大說謊家》,台北:遠流,1989年。 |
|
• |
張大春,《沒人寫信給上校》,台北:聯合文學,1994年。 |
|
• |
張大春,《撒謊的信徒》,台北:聯合文學,1996年。 |
|
• |
張大春,《公寓導遊》,台北:時報文化,1986年。 |
|
• |
張大春,〈蛤蟆王〉《公寓導遊》,台北:時報文化,1986年。 |
|
• |
張大春,〈蛤蟆王〉,《公寓導遊》,台北:時報文化,1986年。 |
|
• |
張大春,〈印巴茲共和國事件錄〉,《公寓導遊》,台北:時報文化,1986年。 |
|
• |
張大春,〈天火備忘錄〉,《公寓導遊》,台北:時報文化,1986年。 |
|
• |
張大春,《四喜憂國》,台北:遠流,1988年。 |
|
• |
張大春,《時間軸》,台北:時報,1986年。 |
|
• |
張大春,《小說稗類》,台北:聯合文學 ,1998年。 |
|
• |
張大春,〈一切都是創作--新聞•小說•新聞小說〉,《中時晚報》,1991年4月7日。後收錄在《張大春的文學意見》。 |
|
• |
張大春,〈以情節主宰一切--說說「莫言高密東北鄉」的「小說背景」〉,《文學不安--張大春的小說意見》,台北:聯合文學,139-148 |
|
• |
張大春,〈這次小說真的死了嗎?〉,《遠見》,128-129頁,1999年2月。 |
|
• |
張大春著、高天生編,《張大春集》,台北:前衛,1992年。 |
|
• |
張大春,《張大春的文學意見》,台北:遠流,1992年。 |
|
• |
張大春,《文學不安--張大春的小說意見》,台北:聯合文學,1995年。 |
|
• |
楊照,〈青春的哀愁是怎麼一回事?-讀大頭春的《我妹妹》〉,《我妹妹》,台北:聯合文學,176-184頁,1993年。 |
|
• |
許琇禛,〈「詮釋」的解構-張大春小說研究〉,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》,30期,253-266頁,1999年。 |
|
• |
陳燕珠,〈論張大春「新聞小說」的書寫策略及其敘述美學〉,《台南師院學生學刊》,18
期,73-90頁,1997年。 |
|
• |
鄭明娳,〈評析張大春「將軍碑」〉,《自由青年》,76卷5期,48-51頁,1986年。 |
|
• |
陳芳明,〈當後殖民遇到後現代-誤讀張大春「撒謊的信徒」〉,《中外文學》,149-154頁,1996年。 |
|
• |
楊錦郁記錄整理,〈創造新的類型,提供新的刺激-李瑞騰專訪張大春〉,《文訊》,60期,85-90頁,1994年。 |
|
• |
阿盛,〈變與不變一大春--從《雞翎圖》到《公寓導遊》〉,《文訊》,29期,1987年。 |
|
• |
林燿德,〈蘇非斯特的言語--從《公寓導遊》看張大春的小說策略〉,《文訊》,28期,268-273頁,1987年。 |
|
• |
林燿德,〈「宏志憂春」以及其它--關於張大春《四喜憂國》的危言〉,《文訊》,38期,174-178頁,1988年。 |
|
• |
孟 悅,〈評張大春《四喜憂國》〉,當代作家評論,3期,1989年。 |
|
• |
林燿德,〈如果張大春--導讀《如果林秀雄》〉,《台北評論》。1990年。 |
|
• |
胡衍南,〈捨棄原鄉鄉愁的兩個模式談朱天心、張大春的小說創作〉,《臺灣文學觀察雜誌》,117-135頁,7期,年月。 |
|
• |
王中興,《張大春"沒人寫信給上校"與賈西亞•馬奎斯"預知死亡紀事"主題探討與比較》,輔仁大學西班牙文研究所碩士論文,1998年。 |
|
• |
駱以軍,〈「後」知死亡紀事〉,《中國時報》,83年9月22日42版。 |
|
• |
尼洛、齊邦媛、劉紹銘,〈第九屆時報文學獎評審意見--關於張大春的〈將軍碑〉〉,中國時報,1986年10月3-4日。 |
|
• |
李明駿,〈歷史的糾結纏繞:讀張大春的小說《時間軸》〉,《當代》,第十一期,146-150頁,1987年3月。 |
|
• |
蔡源煌,〈張大春的天方夜譚--評〈自莽林躍出〉〉,《中國時報》,1987年5月22日。後收錄於《四喜憂國》 |
|
• |
蔡詩萍,〈符號的疏離人--評張大春的《四喜憂國》〉,《聯合文學》,48期,195-196頁,1988年10月。 |
|
• |
黃凡、廖仁義、康來新等,〈他創造了怎樣的陷阱--評張大春《四喜憂國》〉,《自立晚報》,1988年10月30日。 |
|
• |
蔡源煌,〈八0年代的寵兒--張大春〉,《自立晚報》,民1989年10月31日。 |
|
• |
楊旻瑋記錄,〈比窮比病比落難-張大春作品〈四喜憂國〉〉,《文藝月刊》,246期,21-31頁,1989年12月。 |
|
• |
呂興昌,〈瞎掰胡扯的藝術--評張大春《大說謊家》〉,《新地文學》
一卷一期,1990年4月。 |
|
• |
詹愷苓,〈誰在說謊?為何說謊?如何說謊?--評張大春《大說謊家》〉,《自立晚報》,1990年9月24-25日。 |
|
• |
梅家玲,〈眾聲喧嘩中的《我妹妹》-論張大春《我妹妹》的多重解讀策略及其美學趣味〉,《聯合文學》,140-150頁,1995年2月。 |
|
• |
朱雙一,〈語言陷阱的顛覆-張大春論〉,《聯合文學》,第十一卷八期,132-136頁,1995年6月。 |
|
• |
謝金蓉,〈張大春向李登輝投了一顆文學炸彈〉,《新新聞週刊》,80-83頁,1996年3月3日-3月9日。 |
|
• |
屈繼堯,〈向撒謊的信徒射鏢--張大春的政治文學〉,《遠見》,148-151頁,1996年5月15日。 |
|
• |
裴元領,〈撒謊之鞭:評張大春的《撒謊的信徒》〉,《聯合文學》,第十二卷八期,100-103頁,1996年6月。 |
|
• |
陳映真,〈張大春的轉向論:撒謊的信徒,背離之路〉,《聯合報》,1996年6月10日。41-42版。 |
|
• |
林瑩秋,〈張大春為什麼向「李登輝」搖頭?〉,《商業週刊》,54-56頁,1997年6月23日。 |
|
• |
謝金蓉,〈張大春:作家本來就是獨裁的!〉,《新新聞週刊》,74-76,79頁,1997年11月30日-12月6日。 |
|
• |
黃鳳玲,〈酷夏歷險--看張大春有沒有長獠牙〉,《明道文藝》,137-143頁,270期1998年9月。 |
|
• |
王開平報導,〈重建作家作品現場:張大春/台北〉,《聯合報》,1998年9月21日41版。 |
|
• |
顧蕙倩,〈誰是武林新盟主﹖--聽說書人張大春說「城邦暴力團」〉,《新觀念》,36-37頁,137期2000年3月。 |
|
• |
謝淑芬採訪,〈現代新武俠--張大春文學的再突破〉,《光華》,2000年8月。120-125頁。 |
|
• |
林燿德,〈寫作的「指法」與「曲式」-評張大春《沒人寫信給上校》〉,《書評》,16期,3-4頁,1995年6月。 |
|
• |
詹宏志,〈幾種語言監獄--讀張大春的小說近作〉,《四喜憂國》,台北:遠流,5-10頁,1988年。 |
|
• |
魏可風整理,〈文學外遇:張大春vs.楊照談《撒謊的信徒》〉,《聯合文學》,第十二卷七期,10-18頁,1996年5月。 |
§ |
宋澤萊 |
|
|
• |
宋澤萊,《惡靈》,台北:遠景出版,民68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《紅樓舊事》,台北:聯經,1979年初版,1987年新一版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《禪與文學體驗》,台北:前衛出版,1983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〈文學十日談〉,《臺灣文藝》,革新第十九期,1981年5月。後收入《禪與文學體驗》,台北:前衛出版,1983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《誰怕宋澤萊?人權文學論集》,台北:前衛出版,1986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《蓬萊誌異》,台北:前衛出版,1988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《打牛湳村系列》,台北:前衛出版,1988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《弱小民族》,台北:前衛出版,1987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〈抗暴的打貓市〉,《弱小民族》,台北:前衛出版,1987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《廢墟台灣》,台北:草根出版,1985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《宋澤萊集》,台北:前衛,1992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《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》,台北:草根出版,1996a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《熱帶魔界》,台北:草根出版,2001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〈從「打牛湳村」到「蓬萊誌異」--追憶那段美麗、淒清的歲月(1975-1980)〉,《蓬萊誌異》,台北:前衛出版,1988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〈從《福爾摩莎頌歌》到《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》--追憶那段紅塵吟唱與尋求超越的時光(1980-1996)〉,《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》,台北:草根出版,1996a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〈當前文壇診斷書〉,《臺灣文藝》,新生版13期,1996年2月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〈一部臺灣政經、社會的診病大書--試論王定國的《憂國》〉,《臺灣新文學》,5期,1996c年8月。235-242頁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〈不願再想起佛教〉,1997a年5月20日登錄,
http://www.taip.org.tw/document/lily/v3t8.htm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〈重整臺灣文學文化的凹型結構〉,《臺灣新文學》,8期,6-20頁,1997b年6月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〈正視外省中國殖民文學、文化的變相〉,《臺灣新文學》,6期,6-15
頁,1997年2月。 |
|
• |
Schues, Catharina G.,謝志偉譯,〈宋澤萊及其作品〉,《宋澤萊集》,台北:前衛出版社,307-317頁,1992年。 |
|
• |
石弘毅,〈從宋澤萊的《打牛湳村系列》看七0年代臺灣農村的變遷〉,《書評》,18期,3-12頁,1995年10月。 |
|
• |
何欣,〈宋澤萊論〉,《中外文學》,8:1期,72-96頁,1979年6月。 |
|
• |
李鴻瓊,〈創傷、脫離與入世靈恩:宋澤萊的小說《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》〉,《中外文學》,30卷8期,217-250頁,2002年1月。 |
|
• |
林端,〈從宋澤萊的小說談起〉,《文藝月刊》,131-132期,12-22頁,1980年5、6月。 |
|
• |
施淑,〈大悲咒〉,《宋澤萊集》,台北:前衛出版社,9-12頁,1992年。 |
|
• |
洪如玉,〈《蓬萊誌異》讀後〉,《書評》,25期,13-17頁,1996年12月。 |
|
• |
高天生,〈訪宋澤萊談文學創作與作家良心:鷹鸇何事奮雲霄〉,《書評書目》,93期,113-121頁,1981年1月。 |
|
• |
高天生,〈新生代的里程碑-論宋澤萊的小說〉,《宋澤萊集》,台北:前衛,289-306頁,1992年。 |
|
• |
陳文珊,〈談宋澤萊晚近作品中的神秘經驗〉,《曠野》,4期,1997年。 |
|
• |
陳建忠,〈魔神仔的世界--讀宋澤萊《熱帶魔界》後的隨想〉,四方書評網站,2001年。網址:
http://www.4book.com.tw/Comment/CommentContent.hi?SSN=1023&ReadPage=1
|
|
• |
傅大為,〈從廢墟世界來的挑戰與鄉愁-談《廢墟台灣》的一種讀法〉,《廢墟臺灣》,5-18頁,1985年。 |
|
• |
壹闡提,〈文史一家宋澤萊〉,《書評書目》,83期,35-39頁,1980年3月。
|
|
• |
廖朝陽,〈災難與希望:從〈古都〉與《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》看政治〉,「文化批評論壇第四場」,2001年1月20日。 |
|
• |
蔡源煌、鍾肇政對談,〈現實的扭曲-談「打牛湳村」的文體與觀點〉,《臺灣文藝》,58期,115-132頁,1978年3月。 |
|
• |
龍應台,〈臺灣的一九八四評「廢墟臺灣」〉,《當代》,1期,148-150頁,1986年5月。 |
§ |
林燿德 |
|
|
• |
林燿德,《惡地形》,台北:希代,1988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《一九四七高砂百合》,台北:聯合文學,民1990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《大日如來》,台北:希代,民1991a年 |
|
• |
宋澤萊,《時間龍》,台北:時報,1994a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《鋼鐵蝴蝶》,台北:聯合文學,1997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〈城市•迷宮•沈默〉,《鋼鐵蝴蝶》,台北:聯合文學,290-295頁,1997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---,〈臺灣當代科幻文學〉,《幼獅文藝》,44-47頁、42-48頁,1993年7月、8月。 |
|
• |
宋澤萊---,〈淚的寫實與血的浪漫《呂赫若小說》〉,《聯合報》,1995年9月21日42版。 |
|
• |
宋澤萊---,〈從異鄉客到世界人〉,《中縣文藝》,5期,25-28頁,1991b年10月。 |
|
• |
宋澤萊---,〈省籍作家的臍帶情結--鄉土經驗與原鄉幻像〉,《聯合報》,42版,1994年10月20日。 |
|
• |
宋澤萊---,〈傳統之軸與前衛之輪-半世紀的臺灣散文面目〉,《聯合文學》,11卷12期,1996年3月。 |
|
• |
王浩威,〈偉大的獸-林燿德文學理論的建構〉,《聯合文學》,12卷5期,1996年3月。 |
|
• |
古遠清,〈在現實與夢幻之間-評林燿德短篇小說集「惡地形」〉,《書評》,23-26頁,14民84.02。 |
|
• |
朱雙一,〈資訊文明的審視焦點和深度觀照-林燿德小說論〉,《聯合文學》,12卷5期,1996年3月。 |
|
• |
朱雙一,〈邁向壯闊的史詩-評林燿德的《高砂百合》〉,《聯合文學》,7卷5期,1991年3月。 |
|
• |
吳潛誠,〈遊走在後現代城市的想像迷宮-重讀林燿德的散文創作〉,《聯合文學》,12卷5期,1996年3月。 |
|
• |
林水福,〈試論《一九四七高砂百合》〉,《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》,353-369頁,台北: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,1997年。 |
|
• |
陳淑卿,〈書寫原住民歷史災難:《倒風內海》的空間歷史與《一九四七高砂百合》的歷史空間〉,《中外文學》,309期,55-85頁,2002年2月。 |
|
• |
陳裕盛,〈一部化繁為簡的世界史縮影-林燿德的科幻小說《時間龍》〉,《文訊雜誌》,10-13頁,1997年3月。 |
|
• |
彭小妍,〈歷史、寫實、寓言:解嚴後的歷史寓言小說〉,《歷史很多漏洞:從張我軍到李昂》,115-135頁,台北: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,2000年。 |
|
• |
曾麗玲,〈《1947高砂百合》與《尤利西斯》的歷史想像與書寫〉,《中外文學》,26卷8期,156-183頁,1998年。 |
|
• |
馮青,〈帶著光速飛竄的神童--一個解碼者/革命之子/林燿德〉,《自由青年》,64-72頁,1987年9月。 |
|
• |
楊仔,〈末世紀文明之上的天空之城-評林燿德的小說集《大東區》〉,《書評》,22期,22-24頁。 |
|
• |
楊宗翰,〈「現代派」的隔代會遇--施蟄存與林燿德〉,《幼獅文藝》,40-41頁,1997年。 |
|
• |
楊麗玲,〈文學惡地形上的戰將:林燿德〉,《自由青年》,1990年2月。 |
|
• |
齊隆壬,〈臺灣版圖的四重奏與原住民神話的終結:評林燿德小說《一九四七--高砂百合》〉,《當代》,136-145頁,57期,1991年1月。 |
|
• |
劉紀蕙,〈林燿德與臺灣文學的後現代轉向〉,《孤兒•女神•負面書寫》,368-395頁,台北:立緒,2000年。 |
|
• |
劉紀蕙,〈時間龍與後現代暴力書寫的問題〉,《孤兒•女神•負面書寫》,396-422頁,台北:立緒,2000年。 |
|
• |
劉登翰、朱立立,〈《高砂百合》的神話建構與解構〉,《明道文藝》,302期,162-168頁,2001年5月。 |
|
• |
潘亞敦,〈曄曄的青春氣息-評林燿德《惡地形》〉,《聯合文學》,5卷4期,193-195頁。 |
|
• |
鄭恆雄,〈林燿德《1947高砂百合》的歷史神話符號系統〉,《中外文 |
§ |
其它小說家作品及評論 |
|
• |
王德威,〈鄉土小說的夢魘【呂則之著《荒地》】〉,《聯合文學》,204-205頁,1985年2月。 |
|
• |
平路,《五印封緘》,台北︰圓神,1988年。 |
|
• |
吳錦發,《吳錦發集》,台北:前衛,1992年。 |
|
• |
呂則之,《荒地》,台北:草根,(原作1984出版)1997年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〈從經濟壓迫到族群壓迫到國族壓迫-試介吳錦發高超的寫實文學〉《台灣新文藝》,14期,116-153頁,2000月3月。 |
|
• |
宋澤萊,《行道天涯》,台北︰聯合文學,1995年。 |
|
• |
李喬,〈泰姆山記〉,《告密者》,台北:自立晚報,1986年。 |
|
• |
李喬,《告密者》,台北:自立晚報,1986年。 |
|
• |
周英雄,〈從兩個碑石看兩個社會:〈將軍碑〉與〈小鮑莊〉的現代意義〉,當代,37期,1989年5月。 |
|
• |
林素芬,〈打造內在異質空間的英雄-作家楊照專訪〉,《幼獅文藝》,18-24頁,1997年9月。 |
|
• |
林盛彬,〈《玉米人》的圖騰與象徵〉,《玉米人》,台北:桂冠,ix-xx頁,1994年。 |
|
• |
南方朔,〈重塑革命者的血肉和心情--看馬奎茲(Garbriel
Garcia Marquez)「迷宮中的將軍」到平路的「行道天涯」〉,《聯合文學》,154-157頁,1995年4月。 |
|
• |
施淑,〈現代啟示錄-王幼華集序〉,《王幼華集》,台北:前衛,9-11頁,1992年。 |
|
• |
施淑〈現代啟示錄-王幼華集序〉,《王幼華集》,9-11頁,台北:前衛,1992年。 |
|
• |
馬森,《孤寂》,台北:聯經,(1979年初版)1985年。 |
|
• |
高天生,〈詛咒與夢魘--台灣小說中的告密者〉,自立晚報,1987年9月1日。 |
|
• |
高天生,〈臺灣作家的新指標-吳錦發集序〉,《吳錦發集》,台北:前衛,9-12頁,1992年。 |
|
• |
張大春〈丟帽子砸招牌--言論箝制時局的意識型態論爭〉,《中國時報》,1991年1月7日。 |
|
• |
張系國,〈銅像城〉,《星雲組曲》,台北:洪範,(1980年初版)1985年。 |
|
• |
張惠娟,〈臺灣後設小說試論〉,《世紀末偏航》,台北:時報文化,299-322頁,1990年。 |
|
• |
張惠菁,《末日早晨》,台北:大田,2000年。 |
|
• |
張錦忠,〈黃凡與未來:兼注台灣科幻小說〉,《中外文學》,205-217頁,1994年5月。 |
|
• |
許秀霞,〈在歷史幽暗的角落-試論楊照「黯魂」〉,《台灣文藝(新生版)》,165期,132-140頁,1998年10月。 |
|
• |
陳芳明,《探索台灣史觀》,台北:自立晚報,19992年。 |
|
• |
彭瑞金〈探索的、反叛的漂泊者〉,《王幼華集》,163-275頁,台北:前衛,1992年。 |
|
• |
黃凡,《黃凡集》,台北:前衛,1992年。 |
|
• |
黃克全,〈具體而為的大家風範:蔡秀女「乾燥的七月」〉,《文訊》,39期,96-99頁,1988年12月。 |
|
• |
楊照,《黯魂》,台北:皇冠,1993年。 |
|
• |
葉姿麟,《都市的雲》,台北:時報,1986年。 |
|
• |
廖咸浩,《愛與解構:當代台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》,台北:聯合文學,1995年。 |
|
• |
劉習良,〈魔幻和現實的融合〉,《玉米人》,台北:桂冠,xxi-xxxi頁,1994年。 |
|
• |
蔡秀女,《乾燥的七月》,台北:時報,1987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