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考文獻─中文書籍

八0年代與臺灣文學
本土化、後現代主義與後殖民論述
魔幻現實主義中文翻譯及評論
博、碩士論文
臺灣小說與評論
 
二、 本土化、後現代主義與後殖民論述
〈後現代文藝狀況〉,《幼獅文藝》1994年8月。
王晴佳,〈如何看待後現代主義對史學的挑戰?〉,《新史學》,10卷2期,1999年6月。
王晶譯,《後現代性起源》,Perry Anderson著,台北:聯經,1999年。
石之瑜,〈歐美後殖民主義眼中的國際關係與國家認同〉,《歐美學術》,10卷3期1995年3月。
江宜樺,〈當前臺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〉,《臺灣社會研究季刊》,29期,1998年3月。
宋冬陽,〈現階段台灣文學本土化的問題〉《台灣文藝》,86期,10-40頁,1984年1月。
宋冬陽,〈傷痕書--致宋澤萊〉《台灣文藝》,99期,15-33頁,1986年3月。
林水福發行,《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》,台北:輔仁大學,1998年。
林載爵,〈本土之前的鄉土:談一種思想的可能性的中挫〉「回顧與再思:鄉土文學論戰20年討論會」,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主辦,1997年。
林燿德,〈狐狸的寓言刺蝟學:羅門V.S.後現代〉,《幼獅文藝》,1994年8月。
邱彥彬、李翠芬譯,〈從屬階級能發言嗎?〉,《中外文學》,282期,1995年11月。
邱貴芬,〈「後殖民」的臺灣演繹〉,《文化研究在台灣》,台北:巨流圖書,2000年。
邱貴芬,〈「發現臺灣」: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〉,《仲介台灣.女人》,台北:元尊文化,1997年。
邱貴芬,〈是後殖民,不是後現代-再談台灣身份認同政治〉,《中外文學》,21卷2期,1995年。
邱貴芬,〈落後的時間與台灣歷史敘述:試探現代主義時期女作家創作裡另類時間的救贖可能〉,本文宣讀於「現代主義與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」(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主辦,2001年6月2日~3日)宣讀,修訂槁刊於中興外文系學報,網址為:http://benz.nchu.edu.tw/~intergrams/intergrams/032/032-chiu.htm。
邱貴芬,《仲介台灣.女人》,台北:元尊文化,1997年。
唐小兵,〈從革命文體到文體革命〉,《當代》,43期,1989年11月。
奚密,〈後現代的迷障:〈台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〉的反思〉,《當代》,71期,1992年3月。
徐賁,《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》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1996年。
張旭東編,《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: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》,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,1996年。
張京媛,《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》,台北:麥田,1995年。
張國慶,〈追尋「臺灣意識」的定位:透視〈論臺灣的本土化運動〉之迷思〉《中外文學》,23卷10期,127-133頁,1995年3月。
張錦忠譯,Rubin Suleiman, Susan,〈必也正名乎:文學之「現代對後現代主義」的省思〉,《當代》,43期,1989年11月。
陳光中、廖炳惠、鍾明德,〈從臺灣看後現代主義〉,《中國論壇》,302期;第26卷第2期,1988年4月。
陳光興,〈去殖民的文化研究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,第21期,73-139頁,1996年。
陳光興,〈炒作後現代?--評孟樊、羅青、鐘明德的後現代觀〉,《自立早報》,1990年2月23日。
陳光興,〈躲在亮處:爬出後現代理論意識型態的沼澤〉,《中國論壇》,第335期:28卷11期,1989年9月。
陳光興主編,《文化研究在台灣》,台北:巨流圖書,2000年。
陳芳明,〈台灣文學史分期的一個檢討〉,《台灣文學發展現象:50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(二)》,13-34頁,台北:文建會,1996年。
陳芳明,〈殖民歷史與臺灣文學研究-讀陳昭瑛的〈論臺灣本土化運動〉〉《中外文學》,23卷12期,110-119頁,1995年5月。
陳芳明,〈臺灣研究與後殖民史觀〉,《歷史月刊》,期,1996年10月。
陳長房,〈典範的輪替:從現代到後現代〉,《幼獅文藝》,1994年8月。
陳清僑,〈從「現代」的危機到「另一種」實踐:泛論當前香港的文化政治〉,《當代》,43期,1989年11月。
彭瑞金,〈當前臺灣文學的本土化與多元化-兼論有關臺灣文學的一些異說〉《文學臺灣》,4期,11-36頁,1990年9月。
彭瑞金,〈臺灣文學應以本土化為首要課題〉《文學界》,2期,1-3頁,1982年4月。
曾健民,〈「戰後再殖民論」的顛倒--關於陳芳明的戰後文學史觀的歷史批判〉,《聯合文學》,195期,2001年1月。
游勝冠,《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》,台北:前衛,1996年。
湯芝萱記錄整理,〈藝術是時代的代言:楊茂林談後現代繪畫風潮〉,《幼獅文藝》,1994年8月。
黃宗慧,〈雜的痛苦與/或雜的希望-從巴巴的揉雜理論談起〉,《英美文學評論2》,87-100頁,1995年。
楊明蒼,〈詹明信的後現代理論與台灣〉,《中外文學》,第22卷3期,1995年12月。
葉維廉,〈現代到後現代:傳釋的架構〉,《當代》,43期,1989年11月。
葉維廉,《解讀現代•後現代》,台北:東大,1992年。
詹明信,唐小兵譯,〈處於跨國資本主義時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學〉《馬克思主義:後冷戰時代的思索》,87-112頁,香港:牛津大學,1994年。
詹明信,唐小兵譯,《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》,台北:合志,1989年。
廖咸浩,〈那麼請愛你的敵人:與廖朝陽談『情』說『愛』〉,《中外文學》24卷7期,1995年。
廖咸浩,〈超越國族:為什麼要談認同?〉,《中外文學》,24卷4期,1995年。
廖咸浩,〈複眼觀花、複音合唱:八十四年短篇小說的後現代風貌〉《八十四年短篇小說選》,台北:爾雅,1996年。
廖炳惠,〈比較文學與現代詩篇:試論台灣的「後現代詩」〉,《中外文學》,第24卷2期,1995年7月。
廖炳惠,〈在台灣談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述〉,《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》,台北:麥田,1995年。
廖炳惠,〈後現代文化與藝術總論〉,《幼獅文藝》,1994年8月。
廖炳惠,〈後殖民研究的問題及前景(上)(下)〉,《當代》,第121、122期,1997年9、10月
廖炳惠,〈後殖民與後現代:Homi K. Bhabha的訪談〉,《當代》,71期,1992年3月。
廖炳惠,〈臺灣:後現代或後殖民?〉,《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》,台北:輔仁大學,1998年。
趙剛,〈論現階段無住屋運動的理論與實踐〉,《當代》,53期,1990年9月。
劉紀雯,〈導讀〉,《後現代文化導論》,1-11頁,1999年。
劉紀蕙,〈臺灣文化場域內「中國符號」與「臺灣圖像」的展演與變異〉,《孤兒、女神、負面書寫》,台北:立緒出版社,2000年。
劉紀蕙,《孤兒、女神、負面書寫》,台北:立緒出版社,2000年。
劉紀蕙、周英雄編,《書寫台灣-文學史、後殖民與後現代》,台北:麥田,1990年。
樂黛云,〈第三世界文化的提出及其前景〉,《電影藝術》,30-32頁,1996年。
蔡淑惠譯,〈超越後殖民論述的思維:訪問伊匹發尼歐•桑恩璜(Epifanio San Juan)〉,《當代》,第148期,1999年12月。
蔡源煌,〈後現代的文化問題:訪詹明信教授〉,《文星》,71期,1992年3月。
蔡源煌,《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》,台北:雅典出版社,1988年。
蕭新煌,〈臺灣社會的發展經驗:從殖民主義到資本主義〉,《華人地區發展經驗與中國前途》,台北:政大國關中心,1988年。
鍾明德,〈關於臺灣後現代劇場〉,《幼獅文藝》,1994年8月。
鍾明德,《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》,台北:書林1989年。
簡政珍,〈後現代的反思:藝術作品的身姿-評葉維廉的《解讀現代•後現代》〉,《中外文學》,第24卷7期,1995年12月。
羅青,《什麼是後現代主義?》,台北:五四,1989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