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斷背山』背後(電影)
『斷背山』的敘述風格,淡淡如行雲,緩緩如流水,彷如鄉間的老阿公在向小孫子娓娓道來他們那個年代的軼事,僅管阿公神情寧靜,但小孫子依然隱隱感受到他內心傳來的悸動,甚至懷疑那是不是就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。
羊群及山巒的景色十分亮麗壯觀,但除此外並沒有什麼大場面譁眾取寵,完全是靠兩位男主角希斯萊傑及傑克葛倫霍的內心戲博得觀眾認同。
我不了解同性戀,但愛情是很特別的,它跨越年齡、愛情、財富、地位,尤其是性別。傑克父親至死都不讓他的骨灰上斷背山,意謂著他始終不認同兒子的性向,更晃論當時周遭人群對同性戀的歧視了。無怪乎他們壓抑得那麼辛苦,始終鬱鬱寡歡。以『性』來說,兩位都類是雙性戀∼但也許只是掩飾各自的性向∼分別結婚生子,以『情、慾』來說,『男』歡『男』愛,兩情相悅是毋庸置疑的。兩人的婚姻都是一項悲劇,各自的妻子更是情何以堪。
兩人在斷背山下分手,從後照鏡中目睹希斯漸行漸遠,傑克蹲在路邊小巷哭的那一幕,很叫人心動心疼。聽聞希斯離婚,傑克興沖沖去找他相聚,卻因他女兒在場而不得果,開車回家路上,一路哭紅眼睛,讓人感到心酸。之後傑克去墨西哥邊境找發洩管道,希斯還因此而不高興。這跟男女相戀情節,信守的忠貞又有何不同?看到這裡,忍不住暗暗喝啋李安大導手法之高明。
傑克被毆打慘死的那一幕很快帶過,因為戀情不得圓滿情緒不佳,與村民(或者是尋歡客)發生衝突橫遭毒手,這點就各憑觀眾想像了。他的死因並不像他妻子所描述的修車意外,而妻子善意掩飾,正因為它是見不得光的。
希斯在傑克後死後前往他的家中,取走連體襯衫,輕聲說:『我保證…』,似乎在重覆保證他們愛的誓言。傑克的母親默然地拿著紙套為希斯裝進襯衫,無言中默認了他跟她兒子的愛情。
我尊重同性戀情,但不曾主動去探詢此類議題電影,斷背山則是個例外,首映當天特別趕去看了早場,看過李安大導的所有片子,對他的功力了然於心,只要是他的片子就是品質保證。
這部影片到目前為止是『獎』也『獎』不完,3月6日這一天李安大導不負眾望奪得奧斯卡金像大獎,為他的得獎記錄劃下完美句點。這是台灣電影界、華裔前所未有的最大榮耀。只可惜最佳影片獎移花接木改由紐約客所愛的『衝擊效應』取得,成了稍梢美中不足憾事。■